不丹剛獲《 Lonely Planet 》選為 2020 年十大旅遊國家的首位;而我去完不丹,在社交媒體發了一些post之後,有不少朋友問我:「不丹好玩嗎?」
我通通都回答:「不丹不是那一種用好玩去形容的旅遊地方,到這裏是一種體驗,是一種啟發,也是一種探索。」
不丹好玩嗎?
不丹這個地方,對香港人來講,無論是地理環境、政治宗教和生活文化,都和日常生活(甚至旅遊生活)有很大分野。身處一個不同的體系當中,每個人都會有不同體會。有人會覺得好玩有人會覺得有新鮮感,有人會得到反省。這些得着,無論是正或負,都是有價值的得着。並不能和那些所謂「好玩」的行程相提並論。
本篇遊記,都以這個角度出發和大家分享。景點方面不會着墨太多,反正這個佛教國家,好幾個核心景點都是佛廟。而在不丹,佛廟入面都不能夠拍攝,要介紹的話幾乎都是佛教歷史的描述。不過相信我將來有時間的話,會另外寫一篇關於景點及文化背景的基本資料,方便一些真的打算出發去不丹的朋友做資料蒐集;因為在行程之中,有很多為重要的政治和宗教人物、地方和廟宇名字反覆出現,對他們的背景及譯名有些基本認識的話,對整個行程的趣味性及吸收力有絕大的提升。
不丹旅遊簡介
不丹國名當地語言叫「竺域」(或作「朱玉」Druk Yul),意為雷龍之地,國歌就是「雷龍王國」(Drukyle)。
不丹旅遊 –地理方面
去不丹旅遊,可以感受高原地區人民的生活。
不丹是一個高原國家,大部份國土位於海拔2000米之上,北面就是喜馬拉雅山山脈。如果打開地圖,你會發現不丹的土地基本上就是山和山谷,幾乎沒有平原。大大小小的城市和小鎮都分布在不同的山谷之中。首都延布(Thimphu) 算是有比較多的平地,但身處城市入面也可以見到四面被高山圍繞着。 不丹國際機場位於距離首都大概兩小時車程的帕羅(Paro) ,位處一個非常狹長和彎曲的山谷。
因此每當飛機升降的時候,飛機就要在群山中穿梭,加上位處高海拔,因此有人認為這個機場是世界上其中一個最難升降的機場。世界上只有極少數的飛機師有資格可以把飛機駛進這個國際機場。
也因為如此,其實每次到達和離開不丹都已經是一次與眾不同的旅遊經歷。
地處喜馬拉亞山下,土地不肥沃,礦產不豐富,國民所得不高,卻是世界上最快樂的國家。
對於一般遊客來講,如果是大約四至五天行程,行程的範圍主要都是帕羅,延布和延布附近的普拿卡(Punakha) (海拔1200米左右)。當中海拔大約為於2500至3150米左右,在這個高度之下,一般人開始會有高山反應,但一般都是輕微症狀,例如大幅度活動的時候會更加容易感到呼吸急促。以我這次的經驗為例,我並沒有事前吃針對高山反應的藥物,也沒有大問題。(當然,我不是醫護專家,有疑問請咨詢專業人士意見)其實我個人認為,在山區的寒冷及乾燥,比高原反應更難應付。
讓自己的身體去感受一下高海拔的生活,也是一種獨特體驗。
不丹旅遊 -宗教方面
不丹以往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信奉藏傳佛教。於2008年,當時的第四任國王決定把原本的君主專制轉變成君主立憲制度,讓人民用投票的方法去選出自己的政府。也由於外來人入籍條件非常嚴苛,因此當地絕大多數不丹的居民是信奉藏傳佛教教徒(75%)。
在這個宗教環境之下,進入不丹旅遊,基本上就好像去了一個藏傳佛教的活動博物館,可以從生活,建築,飲食消費全方位地去認識這個宗教。
一般的旅遊行程方面,在廷布和帕羅當然會參觀好幾個重要的佛教寺廟及景點,注意寺廟入面不容許拍攝,因此進入廟宇之後,除非閣下嚴重游魂,因此其實也是一個好機會好好的去感受或者聆聽一下導遊,去介紹一下相關的佛教知識和歷史。其實藏傳佛教和我們香港人比較多接觸的佛教(中國北方/漢傳佛教、東南亞國家/南傳佛教)有點不同,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我們去認識一下三者的分別。
不丹政府對市面上的建築外觀有嚴格要求,新的建築必須遵照不丹的傳統建築特色去興建,這種統一的建築方法,令不單的社區瀰漫着一股強烈的傳統氣氛;街道上偶有穿上紅袍的僧侶走過,而當地政府也規定在公眾場合必須穿上傳統服飾。
去不丹旅遊,行程通常都有機會試穿當地的文族服裝,打卡之餘亦可以親身接觸當地文化。不丹男性的傳統服裝稱為幗(Gho),女性的傳統服裝叫旗拉 (Kira)。不丹政府仍然有明文規定,不丹人凡是出席正式場合,包括上學上班、參觀廟宇、參與射箭運動等都必須換上一身傳統服裝。
因此遊客走到街上,就會被一份濃厚的佛教氣息包圍着。而喜歡攝影的朋友,就會發現每一個角落都會找到拍攝的題材。
遊客在不丹社區,很快就會發現,四周都有很多流浪狗。佛教人不殺生,對身邊的動物也特別慈悲。同時他們也相信,在輪迴的觀念之中,狗隻的下一世便會投胎成為人類,因此他們對狗隻也特別包容。河川入面會見到無數又大又肥的魚,但他們也不會捕魚。孤陋寡聞的我,未見過河村入面有這麼多又肥又大的 魚 在活潑地游來游去,令我在河邊呆望了很久。
也基於他們不殺生,在飲食方面,他們也不太吃肉。市面上的肉類都有印度那邊入口。也可以聯想到,當地的蔬菜價格會比較便宜,肉類自然也比較昂貴。也牽動了他們的飲食習慣。
不丹旅遊 –政治及生活方面
朋友都好奇,不丹人說什麼語言。他們有自己的語言,但如果你走到街上,基本上你會發現英文才幾乎是主流,路牌竟然只有英文指示。至於為何英文在不丹有這麼高的地位呢?這是因為之前英國統治,及後在這幾年間基本上都有印度「照顧」着,自然也受印度文化所影響。
講開印度,不丹在地理位置上,旁邊直接鄰兩個國家,就是北部的中國和南邊的印度。
20世紀初,大英帝國通過東印度公司,大規模在南亞地區擴張。純樸的不丹當然難以跟英軍的槍炮抵抗;最終成為英屬印度的保護國。後來印度獨立,印度順手繼承了附近地區的政治權利,成為了不丹的「大哥」。
加上後來中共在1951年取得了西藏控制權。(其實印度在1975也取得了錫金王國的控制權),因為這個緣故,不丹跟印度的關係就更加緊密了。
也是這個原因,如果遊客細心觀察的話,可以從市面上的大量英語告示牌廣告牌,建築入面的電掣插頭,與及街頭上大量的印度遊客(印度遊客可以自由出入不丹),找尋到一直以來印度對不丹歷史發展的影響。另外,現時不丹與中國沒有正式外交關係。
不丹旅遊 -快樂的泉源
去不丹旅遊的朋友,可能最重要的原因,都想知道這裏被稱為最快樂的國度的原因。而或許他們快樂的泉源就是知足。但他們為什麼知足呢?也就不得不去了解一下他們的政治發展歷史。
以下簡介一下不丹的幾段重要歷史(這裡跳過英國入侵那段,有興趣請自行Google),和需要認識的重要人物:
- 一千四百多年前,佛教傳入不丹。當時的國王松贊干布曾經在一天之內起了108座寺廟來震壓大妖魔。當中有兩座留傳到現在,其中一座就是一般行程都會去,位於帕羅(Paro)的朱雀寺
- 後來蓮花新大使來傳佛法,相傳蓮花生大師化身成忿怒金剛騎虎飛到帕羅附近山上,伏妖之餘更在一處山洞中冥想,就是現在的虎穴寺,讓此地成為不丹重要佛教教化之地。
- 在15與16世紀,有一位個性比較癲狂的喇嘛竹巴坤列(Drukpa Kunley)。他在不丹各地傳播佛教教義,很受當年的教徒愛戴。據說他曾經用他的陽具降魔伏妖,而至今在當地人眼中,朝拜陽具也可以祈求順利產子。因此在不丹社區上,都會看到陽具木刻或者壁畫的蹤影。
- 1616年西藏的夏宗阿旺朗傑(Shabdrung Ngawang Namgyal)統一了不丹
- 1907年,烏顏·旺楚克建立不丹王國(不丹人稱為的第一任國王)
- 1955年以前,不丹的首都就設立在Punakha,後來遷都到廷布。
- 2006年,當時的第四任國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宣布於2008年首度舉行全國大選,依照議會制選出新政府,成為議會制國家。這位國王有四位老婆,而四位女士竟然是親生姊妹,難怪他對民主有高瞻遠矚的看法。
- 同年,吉格梅·辛格·旺楚克可能因為有四位老婆而太忙,把王位讓位予其子(現任國王)。
- 2008年3月24日,不丹舉行首次民主選舉,直接選舉國會議員,產生首個民選政府。
以我理解,當地人們非常愛戴第四及第五任(即現任)國王。現任國王和皇后是俊男美女,國內四處都可以見到他們的人像照。據說不丹的男女關係相對開放,一妻多夫、一夫多妻也被人們所接受。但偏偏這任國王宣布一生只愛一個,當然更令萬千粉絲所衷心愛慕。
不丹旅遊 –國民幸福總值
但是第四任國王卻可能是最能夠看破世情的一位國王。除了在任內宣布舉行民主選舉,更打算讓不丹成為一個以快樂為本的的國家。提出的了「國民幸福總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GNH)。這個不丹模式就是注重物質和精神的平衡發展,將環境保護和傳統文化的保護置於經濟發展之上,衡量發展的標準是「國民幸福總值」。
至於具體施政方面,環境方面包括全國禁煙、禁止塑膠袋入口,每人每年必須植樹。觀光方面限制遊客質量,遊客進入不單必須作出每日200美元至250美元的消費,一方面避免國家受到外來遊客過度污染,另一方面當中有接近三成金額會直接撥入當地醫療及教學的費用。因此當地人對招待遊客也形成一個正面循環。
不丹人高度注重環境保護,國內基本上沒有重工業,國民以務農為主;所有電力都由水力發電以來。他們的宗教不殺生,最高的那座雪山嚴禁登山者攀爬。因此他們真的和國內的自然環境共同成長。因此大家也可以想像,除了短線的五至六天佛教首都觀光團之外,其實還有更長線的自然及動物觀光路線,這些路線可能更加精彩(例如雪山及稀有動物),但不在這文章介紹之內。
至於景點方面,與及一些旅遊須知,有時間我會再寫一篇幫助大家做資料蒐集。但是我相信,打算去不丹的朋友,通常應該是有經驗有見識有質量的遊客,這些資料不難在各方面渠道可以找到。這篇文章希望令大家對不單旅遊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然後看看自己的假期表,落實一次假期,親自去這個快樂國度感受一下。
1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