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攝影馬拉松2016

昨天跟朋友一同參與Canon攝影馬拉松活動,也是我個人第一次參與這個香港攝影界盛事。比賽除了在灣仔會展作開幕禮之外,另外一個check point 在九龍城民生書院,我見到有很多攝影愛好者帶著大大小小的攝影器材,嚴陣以待的參與這次活動。除了「重裝甲」男士之外,我也看到不少女士們參與,可見香港的攝影社群,有一個很遼闊的光譜。

攝影馬拉松的參加者要接受一個全日的挑戰,主辦當局會在不同時段香參加者發出拍攝主題,要求參加者要根據主題提交拍攝作品,最後當然有重量及評審選出比賽的優勝者。

我在活動過程中碰到不少攝影界朋友,也遇到一些曾經參與我自己課程的學員,他們有不少都已經不是第一次參與這次活動,可見這個活動的很受「用家」歡迎。眼見一個又一個熱情參與的面孔,與及充滿動力的身體語言,很容易想像到這個活動對攝影愛好者的意義。我攪「旅.攝」主要目的都是宣揚攝影的樂趣,我當然好好把握這次機會,認真的跟他們談到這個活動的得着及感受,希望可以更加深入明白攝影馬拉松活動為香港攝影文化注入了什麼力量。



跳出Comfort Zone

對於大部分參加者來講,要拍攝固定及突發的題材,是一個很有挑戰性的考驗;由接收題目、思考、構思方案、選擇地點及主體、攝影執行以至即場應變,都可能是跳出Comfort Zone 的訓練。我指的comfort zone,一方面是很多人都懶於定期自我練習之外,另外是很多攝影愛好者都只會跟隨自己喜愛或慣性的題材去練習,對於沒有信心或未有mood的題材,自然會無限拖延,攝影技術也不易得到突破,甚至技術「發育不良」。(當然,以上的練習惡性循環,適用於日常任何事)
攝影馬拉松活動正正提供了一個機會及氣氛,讓攝影愛好者走出comfort zone,面對他們的弱項及恐懼。當然,如果參加者是有自信的高手,也是一個自我肯定的好機會。我在民生書院的禮堂時候,向我的朋友分享,我認為我在攝影方面技術及心智發展得最快的階段,就是8年前開始在報章供稿,到開始要出席媒體報導團的時候。以往自己去旅遊,行程自己決定,地點一定是自己喜愛的,如果遇到天氣不佳,隨時可以改變行程,拍不到好相片,也沒有壓力。但自從旅遊的身份改變了,行程後再不能「冇貨交」,於是即使是壞天氣、安排差、季節不對,景點不是我杯茶,我仍然要咬緊牙關,拍出見得人亦對得起自己的照片。在長時間被迫跳出Comfort Zone 的情況下,很多攝影上的樽頸,逐一被衝破。


所有技術都需要練習,也須要反省,才會更上一層樓。在我過去幾年的工作旅程中,同行的有不少攝影記者,我會緊密留意他們往後的完成品,如果我發展現大家在同一場景之中,他能夠拍出比我更好的作品,或找到更好的題材,我必定會加以反省。Canon攝影馬拉松活動是反省的溫床,撇開器材有「先天性」高低,但由於所有參加者的題目都一樣, 如果別人的作品比自己的更優秀,更有創意,那個衝擊絕對是提高技術及經驗的重要養份。
而我認為,即使可能參加者認為自己當日我參加作品未如理想,這未必是最重要;參加者在思考、構思方案、選擇地點及主體、攝影執行的各方面愈投入,反省的得著會愈多。大家追求的都不是一刻的結果,而是反省過後,多多少少的進步。

藍屋元素

跟在場的幾位攝影朋友大談攝影心得及經歷,也算是意外收穫吧。然後我也欣賞主辦單位也為活動注入了「本土」元素—「藍屋」,由灣仔街坊為參賽者帶來多個富本地特色的市集攤位,包括各式各樣手作坊同音樂表演等,分享街坊智慧及文化之餘,更啟發參加者的攝影創作靈感。同時活動籌得的參賽費用合共港幣 645,430 元,,支持機構旗下「We 嘩藍屋」藍屋建築群活化計劃中,多項保育與文化承傳的重點工作。


評審

今年比賽的評審,分別是Vincent Cheung、Francis So、Ming N和Kwan Kai Wing,他們對今年能夠作為評審覺得既開心又緊張。因為今年的參加人數比上年多,今年增加至2800名參賽者,如Ming N所言「很開心看到香港有如此多的攝影愛好者,對攝影有一顆心」。而評審們亦坦言對此又感到緊張,因為他們需要為2800名參賽者評審超過7000張作品,相信是一項大挑戰!

今年的佳能攝影馬拉松與往年的比賽時間有所不同,相信有經驗的影友都知道以往的比賽時間是由早上便開始玩到下午便完結,而今年首次延長比賽時間,改為由中午開始玩到晚上才完結。關先生說更改比賽時間的目的是為了讓參賽者能夠有更多的發揮空間。Vincent亦表示這更改希望參賽者能秉承佳能攝影馬拉松的口號「攝獵香港。Shoot For Hong Kong」,為香港拍攝更多不同的面貌的香港。另一不同之處是今年增設了即場報名(名額50人),Vincent說目的是讓部分未能抽到參賽資格的影友,可以一早到達會場輪候報名參加比賽。這樣就可以讓更多影友能夠參加,推動香港的攝影文化。

(左起:Vincent Cheung、Francis So、Ming N、Kwan Kai Wing)

提到香港的攝影文化,Vincent表示佳能攝影馬拉松對於香港攝影愛好者的意義,是一項能夠推動攝影文化的活動,喚起不論男女老幼,只要喜歡攝影,對攝影有興趣,便會希望參與這項一年一度的攝影界盛事。而佳能攝影馬拉松的獨特性,是即時的題目,讓各影友即時去思考題目的意思;即時去構想拍攝的畫面,讓影友們增加磨練的機會。Ming N亦給了影友們一些意見,除了幫助推動攝影文代,更希望能夠對攝影創意這藝術有所提升。感覺到現時香港喜歡攝影的影友技巧都很好,卻較少創意和原創性,若能在攝影創意上有所提升,相信定能追趕鄰近地區的攝影創意水準的。

為配合佳能攝影馬拉松口號「攝獵香港。Shoot For Hong Kong」比賽中加入了Check Point項目,當然今年也不例外。被問到對於Check Point的構思和定位,Vincent和關先生異口同聲地道出,他們每年構思Check Point的選址,都是配合大會口號和以文化背景、環境保養等方面出發,務求讓參賽者更能「攝獵香港」,為香港作更多的攝像紀錄。讓參賽者除了到達Check Point外,還能夠走到附近的地方尋覓一些平時我們不會留意的區內細節,欣賞各區一些特色的地方;欣賞香港一些有歷史背景的地方,藉此讓所拍的照片更具故事性。


參賽者訪問

由九龍城Check Point途步到新蒲崗,遇上兩個挑戰組的參賽者,Anthony和Carven。

Anthony和Carven今年是第一次參與佳能攝影馬拉松的,第一次參與,他們感受最深的是即時的題目。他們分享在接到挑戰組題目一「成長九龍情」時的心情,當接到題目時,腦中即時便要構思怎樣才能拍攝得到一幅貼題的作品。平時也有攝影的Anthony和Carven很快腦海便出現一幅心水畫面,可是到了場地卻發現,原來是很難有一個地方能同時間滿足題目希望包含的「成長」、「九龍」和「情」。他們表示,那刻他們發覺原來預先想好畫面,之後走去拍攝,這方式在這個比賽中並不合用,而是要在有限的資源和時間上去構思和找尋一些較能貼題和突出主題的畫面。他們覺得這是一項很大的挑戰,但亦是樂趣的所在。

被問到為什麼會參加佳能攝影馬拉松,是因為他們熱愛攝影,希望能夠參與一些這類型的攝影活動,讓自己增加攝影的經驗,最重要是感受一下這個比賽的氣氛。

當我離開九龍城的時侯,看到其他參賽者在四方八面街頭繼續為攝影馬拉松而努力拍攝,我看到一團一團攝影火,正在熊熊燃燒。

圖文: Henry Lo & Marco Lo

Related posts

日本紅葉預測情報 (2019 更新)

Canon EOS R 全片幅無反相機第一次接觸

昂坪大澳鳳凰山小旅行